各高等院校、有关单位: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2.4万支,参赛选手人数超过3.7万人。为激发高校相关学科学生探索和运用人工智能的热情,挖掘和催生一批“AI伦理”优秀创新成果,根据《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通知》(全智赛组委会〔2025〕16号)要求,经大赛组委会同意,现正式启动“AI伦理”算法主题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AI伦理作为应用规范关键的领域,与人工智能发展、社会伦理建设等世界科学前沿、先进社会治理技术紧密相关,在AI技术规范应用、社会公平保障、人类权益维护等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在AI技术快速发展需求和社会文明进步助推的双力驱动下,算法公平性保障、隐私安全保护、责任界定清晰化、跨文化伦理融合等复杂问题成为AI伦理领域前沿和研究重点,对该领域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能力,与伦理研究结合能够为AI伦理研究和实践应用开辟新路径。为促进“AI伦理”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挖掘和催生一批“AI伦理”优秀创新成果,特举办本次“AI伦理”算法主题赛活动。
二、主办单位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组委会
三、参赛对象
全球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高职/高专)均可报名参赛。
四、参赛要求
(一)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二)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
(三)报名截止后,参赛团队及指导老师信息均不得变更。
五、赛题说明(赛题代码AIC-TC-011)
在AI伦理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过程中,前沿的理论探索与扎实的实证研究正成为关键驱动力,为AI伦理领域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本赛题为开放式赛题,主要考察参赛团队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比较分析、政策评估、伦理框架构建等)系统分析AI伦理前沿问题及实践挑战的能力。参赛作品应聚焦AI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治理路径、社会影响或跨文化比较等维度,提出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践价值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作品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研究报告大纲及评分规则详见附件《AIC主题赛研究报告参考大纲-AI伦理》《AIC主题赛评分规则-AI伦理》。
六、奖项设置
(一)参赛团队奖项设置
1.复赛奖项设置。复赛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量分别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15%、25%、30%,颁发省赛获奖证书。复赛一、二等奖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2.全国总决赛奖项设置。全国总决赛设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入围全国总决赛队伍总数的15%、25%、30%,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组委会向荣获全国总决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荣获复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优秀个人奖
给予在大赛中工作表现突出的专家评委(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分别颁发优秀个人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优秀组织单位奖
给予在大赛中成绩突出的院校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七、赛程安排
(一) 报名(截止日期10月24日)
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www.aicomp.cn)注册参赛,按照要求填写团队信息。注册完成后选择“算法主题赛”赛道并缴纳500元/团队报名费即可正式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4日。
(二) 初赛(10月25日—10月27日)
1.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10月24日。截止日期后则无法对作品进行修改。逾期未提交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2.10月25日—10月27日,组委会对上传的初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包括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核、主题符合性审查(作品是否符合赛题主题)、技术报告查重和科技伦理审核,最终推荐审核通过的作品进入复赛。
(三) 复赛(10月31日前)
1.复赛评审: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线上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若对作品有疑问,则会提前通知参赛团队进行在线答疑;
2.复赛评奖:组委会根据复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复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复赛一、二、三等奖并在大赛官网上公示。公示结束后颁发省级证书。复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四) 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分为线上半决赛和线下总决赛两个阶段,具体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1.作品完善:晋级全国总决赛的作品在半决赛之前可以继续完善作品,并提交答辩PPT;
2.半决赛:组委会组织对晋级国赛作品进行线上答辩(5分钟答辩+3分钟评委提问)。作品半决赛成绩=复赛成绩*50%+线上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半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三等奖获奖作品。成绩排名前40%的作品晋级总决赛;
3.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采取线下答辩形式进行评审(8分钟答辩+5分钟评委提问)。作品总决赛成绩=半决赛成绩*50%+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总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参赛团队因故无法到达现场答辩可选择在线答辩,但作品最高只能获得国赛二等奖。未参加答辩视同弃赛。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邮箱:office@aicomp.cn
AI伦理主题赛QQ群:782374747
关于举办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AI伦理”主题赛的通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