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组委会

全智赛组委会〔2025〕47号

AIC大赛 “智慧气象”主题赛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有关单位: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2.4万支,参赛选手人数超过3.7万人。为激发高校相关学科学生探索和运用人工智能的热情,挖掘和催生一批“人工智能+气象”优秀创新成果,根据《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通知》(全智赛组委会〔2025〕16号)要求,经大赛组委会同意,现正式启动“智慧气象”算法主题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气象关系国家安全与民生福祉,是数字化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极端天气风险上升、能源转型等因素驱动下,气象数据智能处理、强对流与降水的短临预报、多尺度海洋气象预报以及数字孪生地球等复杂系统问题正逐渐成为学科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凭借卓越的时空表征与自主决策能力,与气象深度融合将为观测反演、概率预报、业务决策优化等关键环节带来突破性创新。为推进“人工智能+气象”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挖掘并催生一批“智慧气象”优秀创新成果,特举办本次“智慧气象”算法主题赛活动。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组委会

承办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三、参赛对象

全球高校在校学生及青年人才均可报名参赛。

四、参赛要求

参赛选手以团队方式参赛。团队分为学生组和企业组,分别进行评比。
(一)学生组
1. 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本校(不含分校)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跨校组队无效)。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2. 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
3. 报名截止后,参赛团队及指导老师信息均不得变更。
(二)企业组
1. 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或初创团队青年人才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2. 队长年龄及团队平均年龄均不得超过40岁;
3. 企业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若无,可不填;
4. 允许同一家单位报名多组参赛队伍,每组队伍须使用独立的项目作品。

五、赛题说明(赛题代码AIC-TC-012)

在气象技术教学、科研与产业应用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正成为核心创新引擎,为气象学科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注入变革性动能。本赛题采用开放式命题,重点考察参赛团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气象领域前沿难题及工程实践需求的能力,或是在气象数据智能处理、多灾种早期预警、多尺度海洋气象预测、能源气象服务等专业研究中,创新运用AI技术提升气象系统观测精度、优化预测模型性能、提高灾害响应效率或实现突破性的气象技术革新。

作品以技术报告形式呈现从需求分析到任务实施完成全部过程。技术报告大纲及评分规则详见附件《AIC主题赛技术报告参考大纲-智慧气象》《AIC主题赛评分规则-智慧气象》。

六、奖项设置

(一)参赛团队奖项设置

1. 复赛奖项设置
学生组:复赛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量分别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15%、25%、30%,颁发省赛获奖证书。复赛一、二等奖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企业组:复赛成绩前40%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2. 总决赛奖项设置
全国总决赛设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入围全国总决赛队伍总数的15%、25%、30%,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组委会学生组向荣获国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对学生组荣获复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优秀个人奖

给予在大赛中工作表现突出的专家评委(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分别颁发优秀个人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优秀组织单位奖

给予在大赛中成绩突出的院校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七、赛程安排

(一) 报名(截止日期11月14日)

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www.aicomp.cn)注册参赛,按照要求填写团队信息。注册完成后选择“算法主题赛”赛道并缴纳500元/团队报名费即可正式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14日22:00。

(二) 初赛(11月21日—11月25日)

1.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11月20日22:00。截止日期后则无法对作品进行修改。逾期未提交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2.11月21日—11月25日,组委会对上传的初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包括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核、主题符合性审查(作品是否符合赛题主题)、技术报告查重和科技伦理审核,最终推荐审核通过的作品进入复赛。

(三) 复赛(12月31日之前完成)

1. 复赛评审: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线上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若对作品有疑问,则会提前通知参赛团队进行在线答疑;
2. 复赛评奖:组委会根据复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复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学生组复赛一、二、三等奖并在大赛官网上公示。公示结束后颁发学生组省级证书。学生组复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及企业组复赛成绩前40%优秀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四) 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分为线上半决赛和线下总决赛两个阶段,具体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1.作品完善:晋级全国总决赛的作品在半决赛之前可以继续完善作品,并提交答辩PPT;

2.半决赛:组委会组织对晋级国赛作品进行线上答辩(5分钟答辩+3分钟评委提问)。作品半决赛成绩=复赛成绩*50%+线上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半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三等奖获奖作品。成绩排名前40%的作品晋级总决赛;

3.总决赛:总决赛采取线下答辩形式进行评审(8分钟答辩+5分钟评委提问)。作品总决赛成绩=半决赛成绩*50%+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总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参赛团队因故无法到达现场答辩可选择在线答辩,但作品最高只能获得国赛二等奖。未参加答辩视同弃赛。

八、联系方式

智慧气象主题赛联系人:许老师

智慧气象主题赛联系邮箱:xlxu@nuist.edu.cn

智慧气象主题赛学生组QQ群:1063069540

智慧气象主题赛企业组QQ群:777577898

 

关于举办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智慧气象”主题赛的通知20251022

附件:1.AIC主题赛竞赛规则及作品提交要求-智慧气象

2.AIC主题赛技术报告参考大纲-智慧气象

3.AIC主题赛评分规则-智慧气象

4.AIC大赛学生报名参赛指南

5.AIC大赛教师系统操作指南

编辑人:AIC大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