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院校、有关单位:
“AIC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2.4万支,参赛选手人数超过3.7万人。为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的数据挖掘与算法创新活力,汇聚全国顶尖智慧,探索数算法融合应用的无限可能,现正式启动2025AIC产业命题赛“神思杯数算法人工智能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大赛坚持以赛促研、以赛促用、以赛促产,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优秀算法成果的孵化与落地转化。通过本次大赛,我们期望实现以下目标:挖掘优秀人才与团队,吸引全国顶尖的数据科学家、算法工程师、高校师生及创新创业团队同台竞技,发现和培育一批具备前沿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围绕智慧金融、精准医疗、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城市治理等关键领域,征集基于真实业务场景的算法模型与数据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切实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
二、竞赛组织
指导单位: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公室
主办单位: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组委会、济南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济南市商务局、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圳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南京拓尔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高校组: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高职/高专)
企业组:企事业单位人员、科研机构人员、初创团队
四、参赛要求
(一)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院校为准,学生与企业组队视为企业组。
(二)每支参赛团队只可选择1个赛题参赛,同一赛题,每位选手只能加入一个团队参赛。
(三)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1名指导老师。
(四)报名截止后,参赛团队及指导老师信息均不得变更。
五、竞赛方式
(一)本赛题正式并入“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本赛题采用“初赛—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复赛等同省级赛事。复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作品推荐参加总决赛。
(二)神思杯应用创新赛题学校可自行对参赛队伍进行初筛,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自行决定,赛事组织须接受省赛组委会或大赛组委会监督。
(三)依据赛题(算法题、应用创新题)和参赛对象(高校组、企业组)分别评审、排名。
六、竞赛内容
(一)算法赛题
聚焦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能源、农业等真实产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重点考察参赛团队基于实际业务需求的算法建模与优化能力、跨领域泛化适配能力以及模型轻量化与部署效率等综合素养,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规模化应用与创新突破。
(二)应用创新赛题
鼓励参赛团队自主创新,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探索在医疗、金融、文旅、政务等行业的应用落地场景。赛事聚焦真实业务需求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重点考察参赛团队在项目策划、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实现、商业逻辑与落地可行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水平。
*具体赛题、竞赛规则详见附件。
七、奖项设置
(一)参赛团队奖项设置
- 复赛奖项设置:复赛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队伍数量不超过有效参赛团队总数的15%、25%、30%,颁发省赛获奖证书;省赛一等奖、二等奖队伍晋级总决赛;
- 总决赛奖项设置:总决赛设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入围总决赛队伍总数的15%、25%、30%,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组委会向荣获总决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国赛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向荣获复赛一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三)优秀个人奖
给予在大赛中工作表现突出的专家评委(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分别颁发优秀个人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优秀组织单位奖
给予在大赛中成绩突出的院校及企业单位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五)奖金激励
设立专项奖金池,对总决赛表现优异的团队给予现金奖励。
八、增值服务
大赛设置增值服务包:包含产品技术支持、赛前集中培训、专属技术支持、赛中进阶训练营、算力支持等,具体可加入官方赛题QQ群咨询。
九、赛程安排
(一)报名开放时间:9月15日;
(二)报名截止时间:11月7日;
(三)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11月7日;
(四)初赛评审时间:11月8日—10日;
(五)复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11月24日;
(六)线上复赛评审时间:11月25日—26日;
(七)总决赛时间:12月;
(八)比赛形式:初赛、复赛线上进行,总决赛线下举行。
十、参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一)参赛选手需统一登录数算法全要素融合调度平台(https://www.ssfssp.com/contest/index)进行报名、提交作品及获奖信息查询,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7日。
(二)神思杯数算法人工智能大赛不收取参赛报名费。
(三)所有参赛人员必须保证报名信息准确、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及奖励,组织方保有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四)作品违背以下规定,大赛组委会可以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并追究参赛者法律责任:
- 参赛作品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与伦理,不得含有虚假信息、不健康、淫秽、色情或涉嫌诽谤第三方内容;
- 参赛作品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参赛团队保证对参赛项目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及其他知识产权;
- 受到第三方举报或组委会认为不符合大赛参赛要求的作品;
-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组委会有权免费将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作为案例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示展览等。
十一、其他
(一)学校初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自行决定,赛事组织须接受省赛组委会或大赛组委会监督。
(二)初赛采用在线评审方式,由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遴选符合赛题要求的作品进入复赛。
(三)发生争议时,由大赛仲裁委员会介入调查。
(四)大赛竞赛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十二、联系方式
赛事负责人:吴老师,13391887750
刘老师,13023201350
赛事QQ群:706901086
关于举办2025AIC产业命题赛“神思杯数算法人工智能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