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组委会

全智赛组委会〔2025〕24号

AIC大赛 “智能文化”主题赛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有关单位: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式竞赛目录内赛事,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2.4万支,参赛选手人数超过3.7万人。为激发高校人文社科相关学科学生探索和运用人工智能的热情,挖掘和催生一批“人工智能+文化”优秀创新成果,根据《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通知》(全智赛组委会〔2025〕16号)要求,经大赛组委会同意,现正式启动“智能文化”算法主题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文化作为承载人类文明与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连,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创作传播、文化产业发展、跨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文化传承创新需求日益增长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双轮驱动下,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难、文化创意产出效率不高、文化服务精准化不足、跨文化传播壁垒等复杂问题成为文化领域发展的前沿和研究重点,对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模式学习与创意生成能力,与文化深度结合能够为文化研究、传承传播和产业升级开辟全新路径。为促进“人工智能+文化”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挖掘和催生一批“人工智能+文化”优秀创新成果,特举办本次“智能文化”算法主题赛活动。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组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三、参赛对象

国内外高校人文社科、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的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鼓励跨专业组团参赛。

四、参赛要求

(一)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本校(不含分校)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跨校组队无效)。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二)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

(三)报名截止后,参赛团队及指导老师信息均不得变更。

五、赛题说明(赛题代码AIC-TC-002)

在文化传承创新、人文社科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正成为关键驱动力,为文化领域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本赛题为开放式赛题,主要考察参赛团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解决文化领域前沿及实践应用问题的能力,或是在文化相关研究与实践应用中,高效运用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提升研究效率、加速成果转化过程或取得创新性的实践成果。

作品以技术报告形式呈现从需求分析到任务实施完成全部过程。技术报告大纲及评分规则详见附件《AIC主题赛技术报告参考大纲-智能文化》《AIC主题赛评分规则-智能文化》。

六、奖项设置

(一)参赛团队奖项设置

1.复赛奖项设置。复赛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量分别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15%、25%、30%,颁发省赛获奖证书。复赛一、二等奖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2.国赛奖项设置。国赛设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入围全国总决赛队伍总数的15%、25%、30%,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大赛组委会向荣获国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荣获复赛一、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优秀个人奖

给予在大赛中工作表现突出的专家评委(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分别颁发优秀个人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优秀组织单位奖

给予在大赛中成绩突出的院校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七、赛程安排

(一) 报名(截止日期9月19日)

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www.aicomp.cn)注册参赛,按照要求填写团队信息。注册完成后选择“算法主题赛”赛道并缴纳500元/团队报名费即可正式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19日22:00。

(二) 初赛(9月20日—9月30日)

1.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9月26日22:00。截止日期后则无法对作品进行修改。逾期未提交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2.9月27日—9月30日,组委会对上传的初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包括材料完整性进行审核、主题符合性审查(作品是否符合赛题主题)、技术报告查重和科技伦理审核,最终推荐审核通过的作品进入复赛。

(三) 复赛(10月31日之前完成)

1.复赛评审: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线上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若对作品有疑问,则会提前通知参赛团队进行在线答疑;

2.复赛评奖:组委会根据复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复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复赛一、二、三等奖并在大赛官网上公示。公示结束后颁发省级证书。复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四) 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分为线上半决赛和线下总决赛两个阶段,具体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1.作品完善:晋级全国总决赛的作品在半决赛之前可以继续完善作品;

2.半决赛:组委会组织对晋级国赛作品进行线上答辩(5分钟答辩+3分钟评委提问)。作品半决赛成绩=复赛成绩*50%+线上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半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三等奖获奖作品。成绩排名前40%的作品晋级总决赛;

3.总决赛:总决赛采取线下答辩形式进行评审(8分钟答辩+5分钟评委提问)。作品总决赛成绩=半决赛成绩*50%+答辩成绩*50%。组委会根据总决赛成绩,按照不超过国赛设奖比例评选出国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参赛团队因故无法到达现场答辩可选择在线答辩,但作品最高只能获得国赛二等奖。未参加答辩视同弃赛。

八、联系方式

智能文化主题赛联系人:徐娜,15010317299

智能文化主题赛QQ群:879444375

 

关于举办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智能文化主题赛的通知20250728

 

附件:1.《AIC主题赛竞赛规则及作品提交要求-智能文化》

2.《AIC主题赛技术报告参考大纲-智能文化》

3.《AIC主题赛评分规则-智能文化》

4.《AIC大赛学生报名参赛指南》

5.《AIC大赛教师系统操作指南》

 

大赛总通知:关于举办第七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的通知

编辑人:AIC大赛组委会